资讯报道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报道 > 时事聚焦

岂容核酸检测报告造假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1-22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1月21日,山西省查处一起案件,一复印店老板出售变造的核酸检测报告共11份,从中获利200元。目前,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日,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。人们不难注意到,一些人动起歪脑筋发“疫情财”的背后,是亟待整治的市场需求。

核酸检测作为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,是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、落实“四早”要求的..道防线,可以尽早发现传染源并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播。因此,确保核酸检测报告真实准确,对疫情防控大局至关重要。但从疫情暴发以来,各地出现了不少报告造假的案例,也提示我们其中存在风险点。春节将近,国家卫健委规定返乡需持7天内有效核酸证明,检测报告届时将成为通行硬件,此时强调未雨绸缪防范造假风险,很有必要。

从动机上看,人们的造假心理五花八门:譬如有人嫌核酸检测麻烦不愿意配合,有的急着赶时间心存侥幸心理,有的明知自己属于疑似病例,但不想被强制隔离观察,选择以造假方式瞒报。此外还有许多奇葩案例:河南一男子将自己的报告修改成“阳性”,仅仅是为了“躲酒局”;山西一女子编造虚假核酸检测报告单,竟然是为“博眼球”……造假动机的五花八门,加剧了疫情防控难度,也容易起到“传染”作用,产生破窗效应。

但可以确定的是,不管造假者的动机如何,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“苦衷”和目的,只要在核酸检测报告上做手脚、玩花样,就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红线,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。根据法律规定,企图使用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蒙混过关,如果证明身体健康,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;倘若事先不知情,后被证明是病毒携带者,会被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;倘若明知自己已确诊,却仍然执意造假,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。

即将进入春运,未来一段时间核酸检测将进入高峰期,各地检测能力不一样,个别地区很可能出现“塞车”。再加上核酸检测报告没有统一模板,地区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,难保有些人不会动起歪心思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,抓住一些典型案例,起到震慑作用;各地核酸检测机构要做好准备,提供充足的检测供应量,确保应检必检;农村地区尤其要加强培训,建立多重查验制度,不能随随便便放人进村。

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,只要每个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,就能汇聚起同心同德、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,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。非必要不返乡、返乡时必做核酸检测、确保核酸检测报告真实无误,这对每个人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,但对疫情防控却是举足轻重的大事。从山西这起案件中,每个人都理应看到自己的责任,争做守法好公民,不要给防疫大局添乱!(扶 青)
转自新华网